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  作者:赵小明 编辑排版:崔贯利  小明语录  做正确的选择,做正确的决定,做正确的事。  有位学员(女性,以下化名“阿月”)问了小明一个问题。这个问题的背景比较复杂,我们借

 

  作者:赵小明 编辑排版:崔贯利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  小明语录

  做正确的选择,做正确的决定,做正确的事。

  有位学员(女性,以下化名“阿月”)问了小明一个问题。这个问题的背景比较复杂,我们借它来和大家探讨如何与与生俱来的原生家庭共处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  阿月离婚了,原因是因为小孩的教育问题和婆婆、丈夫的分歧很大,后来矛盾加剧。

  离婚的时候小孩比较小,只有四岁。一直到小孩七岁了,前夫及其家人始终告诉小孩,他的母亲在外地上班,不能回来看他。

  且前夫家里不允许阿月见自己的孩子。阿月担心渐渐地孩子不认识自己了。阿月想见自己的孩子。

  她想与孩子的老师沟通。但是前夫家里人都很强势,她担心会连累老师。

  因为老师比较年轻,不一定能处理好这个问题。

  另一方面,她想要让孩子自发地产生寻找自己母亲的想法,然后主动地和母亲相认。

  但是,她又担心,如果真的相认了,纸包不住火,前夫家里人肯定会阻止他们相见。

  所以,阿月想知道对小孩最小创伤的情况下,如何处理这件事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01

  告诉你一个秘籍

  其实,精神分析这个东西,还真不是靠学出来的,也不是靠教出来的,甚至也不是靠天赋,靠的是什么呢?当然是秘籍了。

  人类创造的很多东西都有秘籍,没掌握秘籍的时候,相当于你没有那把钥匙,费了很大劲也入不了门。

  很多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,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那把恰当的钥匙。

  阿月最大的问题是,她既不是一个精神分析师,也不是一个心理专家,只是一个普通的女性。阿月可以做些什么呢?

  假设这是一部长达100集的电视剧,阿月需要确定自己在剧中的角色身份,以及对应的台词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02

  秘籍中需要注意的点

  前段时间,小明在央视录制节目。

  录节目前和台里导演有过不少沟通,导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教小明在节目中如何说话、以及各种细节、注意事项等等。

  这个过程中,小明收获了不少知识:电视台的导演强调的是流程,电视剧的导演强调的是故事。

  但是,无论哪种导演,他们的基本功底都是一致的:讲求阶段性的主题目标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03

  书写剧本

  再回到阿月的故事上,我们用三个阶段来叙述。

  第一阶段:主角当然是阿月和她的前夫,其他人就是配角。

  台词围绕的就是爱与信任展开。这部分剧本却不尽如人意,因为结局不太圆满。

  第二阶段:阿月离婚了,重新寻找她的生活,前夫以及婆婆也有了新的生活,孩子也渐渐长大了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  我们现在来思考:这部分的主角是哪些人呢?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?台词、剧本又有没有变化呢?——肯定是有变化的。

  阿月想要知道怎么做,就要重新定义一个和以前同身份的自己。

  重新用新的台词去建构与别人的关系,争取让这部分故事不再是一个失败的结局。

  第三阶段:这个阶段就更重要了,大家目标观点不一致,这就需要阿月、她的前夫以及老师等,大家在未来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的东西。

  这样大家才会共同来建构,这个故事最具有戏剧性的冲突的地方在这里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04

  解决之道

 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第二个阶段。

  阿月能调整新的身份角色,并且发展自己由身份改变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变化。

  当阿月能够扮演好一个新身份时,她的人际互动方式、她的人际互动语言、她所拥有的资源都将和第一阶段的阿月有着天壤之别。

  这种改变真实的发生,故事的情节就会被推动,现在固着、处于僵局的形势也会变化,其实当阿月成为2.0版本的阿月时,原来的夫家和阿月旧模式的关系也会自然变化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  所以,小明想要暗示的是:每个人都要分别做好自己。小孩要努力地健康成长,阿月要自己开拓一片新的天地,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。

  第三阶段,故事的主角就一定要发生变化了——随着日月流逝,小孩会慢慢变成故事的主角,其他人围绕小孩都开始成为配角。

  我们要考虑的是,在这个以小孩为主题的故事里,他的角色、他的台词以及他的剧本发展走向。

  其他人都要慢慢地开始允许以孩子为中心视角去建构他自己的故事。

  能做到第三阶段,所有人都会共鸣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05

  想要happy ending这样做

  但是如果到第三阶段,每个人都仍然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建构孩子的生活,就会影响孩子主体性资格的建立。

  如果发展到第三阶段,故事的主角还是妈妈、爸爸、婆婆、老师等,就必然会成为一个失败的故事。

  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孩子,让他去建构对父母生活的不同看法,也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一整部电视剧的主题和主旨。

  因为当一个孩子脱离原生家庭的那一刻,人生就不再是别人的人生——困惑是自己的,喜乐是自己的,荣光是自己的,抑郁是自己的……

  所以,如果这个故事的主题和主旨最终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去建构的,必将是一个happy ending!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06

  剧本中的主角更迭

  事实上,孩子并不是像成人以为的那样的脆弱和不堪一击。

 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梅齐和鲁特通过对儿童抗逆力的追踪研究发现,大多数儿童,尽管生活在高危的环境中,仍然发展为健康的、符合传统意义上“成功”的年轻人。

  所以,即便是儿童,也具有自我矫正的倾向,即使在逆境中,仍然能够发展出能力、自信和自力更生等技能。

  所谓的原生家庭带来的负性影响,不是癌症,顶多只能算是一场重感冒,只要补救得当,那些负性病毒就会被抑制不再蔓延。

  而那些因为“原生家庭”衍生的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,也会一天天好转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07

  妈妈正确的做法

  想起曾经听过的一个故事,说给阿月听再合适不过了。

  一个母亲带着她5岁的儿子乘飞机旅行,途中飞机发生故障。

  这时广播里传来播音员的紧急通知:“各位乘客,现在飞机出现故障,请大家保持镇静。

  现在,氧气面罩已从座位上方落下来,请大家戴好氧气面罩。

  带孩子的乘客,请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,然后再帮孩子戴上氧气面罩。”

  这时,那位带着5岁儿子的母亲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?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  她需要做的,就是按播音员的指令,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,然后再给孩子戴上氧气面罩。

  但是,如果她用本能的爱做出反应,先急着给孩子戴氧气面罩,可能会在紧张之中手忙脚乱。

  耽误了时间,又导致自己缺氧,结果是,没能救了孩子,同时也搭上自己。

  这个故事,意在提醒:真正的母爱不只要出于本能,而且需要上升为一种有意识的爱——有意识培养孩子长大,成为一个有关怀能力和责任意识的个体。

干货丨赵小明:离异后想见孩子,又担心伤害,该怎么做?

  小明语录

  意义的生成非常重要,神经症在重复中生成意义,而精神病在恐惧中生成意义。

  咨询师的工作不是教育,不是训练,也不是传授技巧,而是在其中生成意义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'); })();